- NEWS
- 醫(yī)療資訊
【健康資訊】陰陽轉(zhuǎn)換的關鍵節(jié)氣到了!身體最需要你做這些,學點規(guī)矩更健康~
來源:中國中醫(yī) 發(fā)布時間:2021-12-22 點擊量:873
從冬至起,自然氣候?qū)⑦M入最寒冷的階段。
陰極之至,陽氣始生,除了寒冷,冬至也是一年中陰陽轉(zhuǎn)換的關鍵節(jié)氣。
此時養(yǎng)生,不僅要護陰還需養(yǎng)陽。
冬至起居·宜賴床
“冬氣之應,養(yǎng)藏之道也?!?
冬季是閉藏的季節(jié),自然界萬事萬物都處于閉藏狀態(tài),人體也不例外,要“無擾乎陽,早臥晚起,必待日光”。
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,有利人體陽氣潛藏、陰精蓄積。
尤其是在冬至時節(jié),要保護精氣,早睡晚起,以太陽出來再起床為宜,特別是老年人和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,醒后可以躺在床上伸伸懶腰、揉揉胳膊和腿腳。
晚起對于上班族而言可能很難做到,但一定要早睡、別熬夜。
冬至衣著·薄厚適宜
冬至后,天氣寒冷,需及時添衣保暖,防寒養(yǎng)藏以護陽。
日常著裝應選擇絨衣、毛衣、棉服、皮衣、羽絨服等松軟輕便保暖性能好的服飾。
此外,冬季還應常備棉帽、棉鞋、圍巾、手套等,注意保護頭、頸、手、足這些容易受寒的部位。
不過,雖然此時天氣寒冷,但著衣也不宜過暖,否則汗出過多,反而不利于陽氣閉藏,人也更易生病。
正如《養(yǎng)性延命錄》所言“重衣厚褲,體不勞苦,以致風寒之疾?!?
特別是青壯年、身體健康者,衣著應略偏寒,以自我感覺不燥熱,身體不出汗為宜。
此外,在大汗之時忌脫衣,汗后應及時更換衣服,以免風寒或寒濕之邪侵襲而致病。
冬至飲食·多吃菜
所謂“冬至進補,開春打虎”。整體而言,冬至飲食當以補陽、補精、補腎為主,可適當增加黑芝麻、黑豆、黑米、黑枸杞、發(fā)菜等食物攝入。
日常飲食宜多樣化,注意谷、肉、果、菜的合理搭配,辨證施補,缺什么補什么,不宜過食辛辣燥熱、肥膩食物。
尤其應適當多吃一些具有補益津液作用的食物,如荸薺、藕、梨、蘿卜、白菜等,以維持腎中陰陽的平衡。
有條件的話,可以適當吃些堅果。
因為種子類食物大多有補腎益精、強體御寒的作用,而冬季對應的是腎臟,因此冬季進補適當多吃堅果,對身體很有好處。
與以往大家認知不同的是,冬至時節(jié),多吃蔬菜也是一種“補”!
有研究證實,人怕冷與飲食中無機鹽缺少有很大關系,而胡蘿卜、百合、山芋、藕、大白菜、蝦皮、海帶、發(fā)菜等食物均富含無機鹽,大家千萬不要錯過!
冬至運動·不能少
以往我們認為,冬季時減少運動才符合秋收冬藏的原則,事實上,減少并不意味完全不運動。
要知道,冬季氣候寒冷,人體汗孔閉塞,體內(nèi)的熱氣散發(fā)不出去,就容易生內(nèi)火,因此很多人會出現(xiàn)口腔潰瘍、口唇旁起皰、長痘痘等問題,這些就是陽氣郁積體內(nèi)而生火的表現(xiàn)。
所以說,天氣雖然越來越冷,但運動仍要堅持。
有條件的話,大家可在早上9~10點出來運動,或者下午3~5點運動,此時戶外溫度相對較高,體感也較為舒適。
冬至運動養(yǎng)生要注意講究方式和方法,宜多做導引,或選擇動靜結(jié)合的運動,如八段錦、太極拳等。
當然,您也可以選擇更為簡單的運動方式,比如散步、慢跑等,運動時以微汗為宜。
小貼士
“寒從腳起、冷從腿來”。
冬至時節(jié)不少人會感覺手腳冰涼,在大家在睡前用熱水浸泡中藥泡腳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改善手足不溫的問題,還能讓睡眠更安穩(wěn)。
當歸干姜方
取干姜1兩、附子1兩、黨參1兩、當歸1兩、吳茱萸5錢。用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鐘,隔渣取液,水溫適宜,浸足20~30分鐘。有行氣活血,暖身祛寒的功效。
此外,冬至是陰陽二氣交接的時節(jié),這時艾灸“神闕穴”(肚臍)是激發(fā)身體陽氣上升的最佳時間。
艾灸方法
點著艾條后,以肚臍為中心,熏灼肚臍周圍,每天一次,每次15~20分鐘,以皮膚溫熱微紅為度。
除了艾灸神闕穴之外,還要推薦中脘穴、關元穴、涌泉穴這三個穴位,可每日一次,每次每穴20分鐘,艾灸3天休息1天,起到“滋陰、藏陽、強脾胃”的作用。